跳到主要內容

阿美陶

阿美陶

根據日本學者宮本延人在臺灣的研究期間,認為;「臺灣原住民中,最早自製土器的應屬雅美族和阿美族了。在阿美族中有些並不用於裝酒或汲水器等日常生活中,而作為專用於祭祀的土壺。他們將其稱之為『迪斯娃』」(1992:37)。1962年中研院研究員石磊,在馬太安部落的調查報告中發現,當時的阿美族就已經放棄了製陶技術,對於生活中所需要的陶器,完全都是仰賴外面的供給而獲得的(石磊,1962)。取得方式改變,使得阿美族製陶的技術漸漸中斷,現在原住民傳統文化復甦活動興起,開始有人重新製作傳統阿美陶,延續文化。

在過去的阿美族文化裡,製陶是女性的工作,而且是少數人的專業,從採土到最後的燒陶,男性從頭到尾不參與製作。陶器除了是生活中的必需品,也作為交易的物品,以前用陶進行交易的目的不是換取貨幣,而是以物易物,在石磊的調查報告中,推測描述,依太巴塱部落的情況來看,能夠以陶進行交易的,都是家庭人口眾多,或是財力充足的大戶人家,才有能力製造多餘的陶器與人進行交易,換取的東西多是石灰、粟和檳榔等(石磊,1962)。也並不是每個阿美族部落都有在製陶,原因是製作陶器會受地理環境的影響,如果部落附近找不到適合土壤,就無法自行製陶,所以才會產生交易的行為。

阿美族搬運汲水器方式 
(圖片來源:https://goo.gl/6T9zQm

可知的傳統阿美陶器中,除了酒瓶是祭祀用的禮器外,其他的陶器多為生活用陶。較特別的是祭祀酒杯,有分男用祭杯(diwas)和女用祭杯(cifanohay),外觀造型大為不同,男用祭杯背後有個特別的意涵,阿美族的男性只要到了15歲左右,媽媽就會做做一個祭杯給他,當進行成年禮儀式時,男孩就必須帶著他的祭杯(diwas)參加儀式,而後的狩獵、會飲都要使用媽媽送給他的祭杯(diwas)(瞿海良,2013)。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陶器,有汲水器、飯鍋、陶甗和飯碗等,功能都以日常使用為主,在外觀上並沒有出現紋飾的技巧。

左為陶鍋右為汲水器 
(圖片來源:https://goo.gl/XH6eVn


祭祀用壺
( 圖片來源:https://goo.gl/XH6eVn


阿美陶製成共分為五個重要的步驟,分別是採土、練土、製胚、燒陶、祝禱等。以前製陶的陶土都是從附近採集,所以製陶的女性,必須要有分辨土質的能力,這點也說明阿美族人對於生活環境的了解和掌握,除了這點,阿美陶的製成較為特殊的方法和流程,是以野燒方式燒陶和燒陶前的祝禱儀式。野燒沒有一個固定的窯體在燒製,是在露天的環境下,選好地點之後,從周圍開始堆疊收集來的樹枝和是其他的然材,然後將陶胚放置其中;陶坯中也會放進燃材,目的是引火進入坯體,最後再以稻草和稻穀完全覆蓋,以悶燒的方式進行燒陶。祝禱的部分,依據石磊在馬太安部落的調查,整個燒陶共有三次祝禱儀式,第一次是在每一年的第一次採土,第二次是整理好燒陶地點後,第三次是燒陶工作準備就緒的引火前(石磊,1962),祝禱除了感謝天地和祖靈外,阿美陶的燒製因為技術問題,並不是每次燒陶都能成功,所以祝禱也有祈求順利的意涵(瞿海良,2013)。最後跟所有燒陶後的程序一樣,必須讓陶器慢慢降溫,等到冷卻後就可以得到成品。

阿美陶野燒
(圖片來源:張 奎攝)
目前傳統阿美陶保存最完整的是,花蓮豐濱村的貓公部落,部落也成立阿利客Alik工作室推廣傳統阿美陶,剛開始是豐濱國小的林碧霞老師,招集部落的婦女一同成立,但之後一度停擺,直到古拉斯Kulas的加入,才又開始運作,積極的到各地展示和舉辦體驗活動,推廣阿美族的製陶技術和文化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編織工藝

編織工藝 編織物品是傳統阿美族最重要的日常容器,用途廣泛。舉凡用物的搬運、提帶、儲存及盛置,都是以編織物品為主要容器;編織的材料有竹、籐、月桃等,以容器的功用不同,選定不同材質,也依據不同材質,使用不同的編織技法。本節就以訪談對象探討藤編及月桃編織部分。 一、藤編 藤的阿美族語稱作owai,藤編都是由較年長的男性操作,取藤的工作是青年男性的工作。阿美族人只要出外從事任何工作,都會使用籐製的器物放置外出糧食、或個人的隨身用;藤編也應用在飾品和建築之中。 阿美族傳統籐製魚簍 (圖片來源: https://goo.gl/XH6eVn ) 在建築中的運用是在室內的編排連床,須用最細之藤材;柱樑棟之連結、四壁、連床之編排,都是使用藤作為繫綁固定的材料(陳清清,1962)。飾品的運用之中,有做成冬日防寒衣物的繫腰;削成較細滑的藤條,可以編織成帽;藤皮排齊以線編縫與紅絨線夾織可成紋飾;也用於刀柄環套和口琴套,作用除了美觀之外,也可保護刀柄不易斷裂(凌曼立,1962)。採藤為一艱巨之工作,常有人為此喪身,所以再前往取藤枝前會進行裸祭,祈禱詞內容是請祖靈開闢一條安全之取藤之路(陳清清,1962)。 藤的取得到製作大概分為採藤、削剖、剝皮、綑綁、日曬、切割、磨平這幾個步驟,然後再進行加工製作(陳雨嵐,2004),黃藤外表佈滿尖刺,所以在山上取得黃藤之後,就必須先作削剖和剝皮的處理,然後再綑綁帶下山,屬於較為艱難的勞力,都是青年男性擔任此工作。 二、月桃編織 月桃編織在阿美族部落裡是女性的工作,女性在婚嫁前要先學會用月桃編織成蓆子和置物籃,將出嫁的衣物放在月桃編織的置物籃裡,連同蓆子一起作為嫁妝。月桃的採收多在五月之後,因為那時月桃,已過了開花結果的時期,這時間去採收才不會影響月桃的繁衍,可讓資源的獲取,可以永續(鄒明珆,2016)。 月桃葉從採集到曬乾處理,可以成為編織的材料,要經過兩個星期左右的時間;編織的技法較為簡單,全都是以一挑一壓的技法完成,在製成品的需求下,選擇月桃編材的寬跟細,摺角的控制決定底部大小和造型。月桃取材容易,取得後的加工處裡也較為輕鬆,在臺東有非常多的人以月桃作為創作材質。 阿美族傳統月桃編織器物 (圖片來源:張 奎攝) 

樹皮布

樹皮布 樹皮布(Bark Cloth, Bast Cloth, Tapa)是一種由拍打技術製作成的布料,與紡織布的經緯織造技術系統完全不同。製作者將樹皮的纖維經濕潤後再長時間拍打,使韌皮纖維交錯在一起,成為片狀的樹皮布料(鄧聰,1997:1)。馬太安部落的阿美族稱樹皮布為dokdok,其他環太平洋地區的原住民的發音也都雷同,西伯利亞稱dodo;西爪哇稱tutu;爪哇稱tutuq;菲律賓稱tuktuk(凌純聲,1963),其製作方式也都雷同,只是使用的樹材不一樣。 除了阿美族之外,排灣族、魯凱族、泰雅族、布農族,也都有使用樹皮的文化,多以構樹做為製作樹皮布的主要樹材。古老的阿美族男性,平時是不著衣服的,主要蔽體的布料為動物的皮和樹皮;樹皮具有韌性、且具透氣性,在夏季上山打獵時,穿著樹皮布是最好的服裝材質。睡覺的床鋪,如果用麻來製作,耗時又耗工,也會以樹皮作為床褥(鄭惠美,2014)。樹皮衣也出現在祭祀的場合,在祈雨祭時,祭司也會穿上樹皮衣進行儀式,但現在祭司的服裝也演化成布料的材質,也有特別的剪裁形式。 製作樹皮布的程序,在鄭惠美的資料中,分為取皮、發酵、敲打、洗布、染布、紋飾等(2014),而凌曼立在馬太安部落的調查中,只有取皮、打製、洗布和衣類四個步驟(1962),衣類這個步驟,依序述的內容來看,是衣服的製作。從文獻資料裡的舊照片和近期傳承者的作品中,都未看到在樹皮布上有紋飾的痕跡和流程,所以在阿美族的樹皮文化裡,不是沒有這項技巧,就是已經被遺忘了。阿美族人相信樹有樹靈,所以在選定好樹材要進行取皮時,必需進行祭拜的儀式,以酒敬過樹靈和附近的神靈之後,才會進行取皮的動作。 阿美族樹皮衣及樹皮帽 (圖片來源:張 奎攝) 樹皮布的技術中斷有將近六十年的時間,一直到台東都蘭部落的沈太木的堅持和努力,才得到恢復。但部落裡已經完全沒有人會製作樹皮布,包含沈太木自己也是,都只是記憶中有聽過,過去長輩有將樹皮作成衣服這件事,是經過十多年的時間,才在邊做邊摸索之中,將這項工藝恢復。現在也有一些年輕人向他請教學習,使得這項得以延續。